他是一個到處漂泊、了不起的人物。 這些年來,你的藝術實踐有什麼轉變嗎? 終歸藝術家留下來的,是他對這個世界的表述。 我全部的創作系列,都是不斷探索事物在世間的表現形式,以及時間與質之間的相互關係。 諸如蘭《無題》1997-2000年作 我在90年代創作了《無題》系列,2000年至2006年《成為與成為》系列,以及2006年至今的《隨處,無處》系列。 在《無題》時期,我的作品色調深沉,黑色不純粹是一種顏色,而是以我的方式,嘗試在畫布上調解黑暗與光明、光與影之間的二元對立。 在《成為與成為》系列,顏色的存在變得更加明顯,出現藍、紅等色調。 當時我已嘗試表現畫中的動態,一種「成為」的過程,而不是顏色本身。 在那段時期之前,我亦使用裝置或其他物料創作。 但從那時起我開始專注作畫,而且只用刮刀。
最近看上一間離公司近的預售屋,但是唯一的三房格局在車道正上方,也只剩中低樓層的位置,想請問大家有經驗在車道正上方的3-7樓會有雜音或廢氣嗎?爬文看起來車道正上方的二樓會有較大的影響,想知道在稍微上層的 - 車道,噪音,問題,買房,預售屋
在《三命通会》中,万民英罗列了 三种方法来匹配阴阳贵人 ,分别是:卯时后出生用阳贵人,酉时后出生用阴贵人;寅时后出生用阳贵人,申时后出生用阴贵人;夏至后出生用阴,冬至后出生用阳。 这三种方式中, 前两者以命主出生的时辰来判断,而第三种方式则以命主出生的月份来判断 。 晋代的《郭氏元经》采用的是第三种方法 ,只不过用法略有差异。 《郭氏元经》以"飞宫"寻找贵人,它主要以"月柱"飞宫,出生在夏至后则为"阴遁",冬至后则为"阳遁"。 阴遁要有阴贵人为好,阳遁要有阳贵人为好。 因为八字命理系统没有"飞宫"找贵人的说法,所以《三命通会》中直接以命主出生月份的节气判断。 也许有人会说:"可不可以直接以天干匹配阴阳贵人呢"? 答案是不可以。
2023/09/18 21:32:00 評論 這篇文章報導了一名網友在PTT上發問家中突然飛入蝙蝠的情況,引起了網友們的討論和提供解決方法。 文章提到了一些網友提供的方法,如使用貓、用水果吸引、使用昆蟲捕網等等。 此外,文章也引用了一些關於蝙蝠的民俗觀點,說明了蝙蝠在民間被視為吉祥的象徵,並解釋了蝙蝠和「福」諧音的關係。...
一名網友表示,不少女性認為只有少數男性才會嫖妓,且會嫖妓的男人一定沒有女人緣,直言「這是錯誤認知」,他說曾到「鐵支路」(紅燈區 ...
《與成功有約最後一堂課》:中年危機的實用工具書 蔡依橙 2023-04-17 瀏覽數 15,000+ 圖/遇上中年危機怎麼辦? 不妨從柯維新書中找答案。 資料照片 聽遠見 《與成功有約最後一堂課》(下圖左),是提出「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」,寫成暢銷大作《與成功有約》(下圖右)並啟發無數人的史蒂芬柯維,生前與女兒合作的最後一本著作。 我自己蠻喜歡的,閱讀過程中,覺得值得日後再次思考,於是摺頁註記的部分不少。 史蒂芬柯維的兩本著作,啟發許多人活出精采人生。 蔡依橙提供 這本書在說什麼? 這本《與成功有約最後一堂課》,以內容來說,是中年危機的實用工具書,希望協助讀者們,能夠活出更精采的中年之後的生活。 這裡首先要提一下「中年危機」。
至於九運,它涵蓋了一連串的九個運,每個運都由九顆星體輪流主導,每個主導期為20年,這九顆星體即為我們熟知的九宮風水飛星,包括一貪狼、二巨門、三祿存、四文曲、五廉貞、六武曲、七破軍、八左輔、九右弼星。 從1984年至2043年,第八運為2004年至2023年,而第九運則是2024年至2043年。 隨著2024年的來臨,香港即將正式進入第九運,由九紫加弼星主宰。 九運2024|三元九運:香港背景 香港自1984年開始進入下元地運,每個地運對某些行業都特別有利。 在七運時期(1984-2003年),由七赤星主事,這對金融行業發展非常有利。 然而,當這個地運接近尾聲時,香港遇到了亞洲金融風暴、沙士和"911″事件等挑戰,這也顯示出風水變化的影響。
額頭中間部位稱為司空,此處有痣,少小離家、不得祖產、招回祿之災、宗教信仰虔誠。 印堂上方部位為中正,此處有吉痣,表示易得長輩提攜,另外宗教信仰也較虔誠;但是如果是惡痣的話,就多半是病變和招災的了。 司空與中正都是與提拔提升的宮位有關的部位,如果這兩處有惡痣的話,不容易得到上司的青睞與提拔。 4、印堂有痣 印堂在面相十二宮中屬生命之宮,對人生很重要,俗語說「印堂」發黑,就是惡運來臨之兆。 此部位如得美痣,過去稱"雙龍搶珠",此為意志堅定,貫徹始終,能成功之相;如果是惡痣,愿望不易成就,易失敗。 5、福堂有痣 在面相中,所謂的"福堂",就是指福德宮所處位置,也就是上圖中的"丘陵"和"塚墓"所處部位。 此部位關系人的 財運 和福氣的吉兇。
道教提倡積「陰德」,那做好事應該講出來嗎? 2023-10-07 由 道音文化 發表于 文化 信奉道教,第一件事教會給人們的便是「勸善」,即是以《太上感應篇》中提到的「語善、視善、行善」之三善作為為人處事的根本,在生活中發善心、為善行,去做一個善良的人。 道教講的一切修行的法門,都不離「與人為善」這四個字。 因為在道教的教義體系中,「善」不僅僅是讓我們能夠修出一個好的心態和好的人際關係,它同時還關聯著自己日後以及子孫所能獲得的福報的多寡。 這一點,世人常常以「因果」來稱呼,即所謂的種善因得善果、種惡因得惡報的善惡報應的思想。